克萊?舍基(Clay Shirky),被業界譽為“互聯網革命最偉大的思考者”、“新文化最敏銳的觀察者”,致力于網絡科技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研究。在各大權威媒體上發表了多篇指引網絡科技未來的前瞻性文章,也是《未來是濕的》、《認知盈余》等暢銷書作者。Maker Faire 2015,克萊舍基也來到了現場。
克萊舍基去年從紐約搬到了上海,開始在由美國紐約大學(NYU)、華東師范大學聯合創辦的上海紐約大學任教。這次來到深圳參加 Maker Faire,是為了理解社區對于營造創客生態所做的努力。
盡管舍基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個趨勢預言家,似乎與創客運動并無太大關聯,而事實上他一直密切關注著創客的發展。自從紐約第一屆 Maker Faire 開始,他從未缺席,除了最近這次——因為“出差”到了中國。
中美創客文化差異
經過多年的發展,美國的制造業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;而更年輕的中國制造擁有著巨大的“山寨力”,山寨廠商可以快速地用最低的成本生產一切東西。舍基認為中國的創客與硬件的連接更為緊密,中國的機器人和無人機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多。中國的創客環境、或是“山寨文化”,讓制造產品極為容易,你可以去華強北買上一堆零件,用大疆的 SDK 做出你自己的無人機。
對美國而言,吸引注意力很容易,但制造產品很難;對中國而言,生產很容易,吸引注意力很難。以中國目前制造業的發達,很快就會迎來轉型。70 年代時,日本制造意味著劣質產品。后來索尼等企業以“讓日本制造不再是一種侮辱”為企業使命,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把“日本制造”變成了高質量產品的象征。而日本走過的轉型升級之路,也正在中國發生。
創客領域將出現的熱點
采訪預測大師,不得不請他再占一卦,尤其當他去年關于中國共享經濟的預言再度應驗時。
舍基認為下一個創客熱點將是醫療器械,人們對運動跟蹤、健康監測的興趣越來越大。中國正在變得比美國更具實驗性,而且中國擁有巨大的人口,因此中國的任何問題將比在美國同樣的問題影響更大。可以簡單推論出,中國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將是巨大的。成熟的硬件基礎將與這個需求緊密連接,逐漸走向爆發。當然這個趨勢不一定是在這兩年體現,更可能是在 3-5 年內體現。
在線教育的未來
在線教育已經開始吸引了傳統教育機構的參與,如北京大學,已經開始為 Coursera 提供內容,同時像Univiersity of the People 之類的網絡教育新貴也在涌現。
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將變得更像美國。現在,美國的教育提供方是各種不同的機構,他們做著不同的事,教育資源就是多樣而分散的。在線平臺讓高度離散的資源得到整合,在這個平臺上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,即使不上大學也能學到大學里講授的知識。
在線教育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認證,如果一個面試者編程能力不錯,另一個面試者能力稍遜但有清華的畢業證書,雇主會更傾向于錄用誰?中國的“中心式教育體系”下,認證的問題可能要更加麻煩,舍基也表示不敢預測什么時候這種格局能被打破。在美國,認證已經是非常次要的資歷,雇主大多可以接受新的認證。
緊張的行程安排讓舍基不得不在20多分鐘的采訪后匆匆離開,臨走前還表示準備修改行程在深圳多待一天,以參與更多的創客活動。這次“泄露的天機”是否會再次應驗,靜待時勢造未來。